

陳雙濤,河北省“三三三人才工程”三層次人才,華北醫療邢臺總醫院關節骨科專家,運動醫學學科帶頭人。從業二十載,他始終堅持鉆研新技術、新理念,并應用于實踐,為廣大關節疾病患者帶來福音。
抖音牽線,精湛醫術吸引患者慕名而來
“我在抖音看了科普,膝關節疼了十幾年了,特意過來找您問診。”今年3月,一位患者循著抖音賬號“關節外科陳雙濤”,來到華北醫療邢臺總醫院,陳雙濤耐心細致地為患者檢查、診斷,從專業醫學視角剖析病情,制定精準治療方案。在日常工作中,陳雙濤對患者的認真負責有目共睹。同事們常打趣說:“陳主任接的水,一放就是一上午。”由于醫術精湛、口碑良好,每日診室外走廊總是排起長隊,慕名而來的患者將他團團圍住。即便如此,陳雙濤始終堅守崗位,常常顧不上喝水休息,只為盡可能多接診一位患者,幫助更多人擺脫病痛折磨。
攻堅克難,勇攀肩關節鏡技術高峰
肩關節鏡技術在關節鏡領域被譽為“塔尖上的明珠”。2015年之前,邢臺地區患者若有關節鏡手術需求,只能遠赴北京尋求治療。為攻克這一技術難題,陳雙濤先后兩次進京進修學習,多次赴全國各地參加實體操作班。2015年10月,他獨立完成院內首例關節鏡下肩袖修復術,填補了醫院技術空白。此后十年間,該院肩關節鏡手術技術飛速發展,手術量從第一年30余例躍升至現在每年近500例,取得了良好社會效益,也成為了總醫院一張亮麗的名片。
開拓創新,拓寬關節鏡技術應用領域
除了膝、肩關節,陳雙濤逐步將關節鏡應用領域拓寬到踝、肘、髖、腕等四肢六大關節,成為院內關節鏡技術最為全面的醫生。他先后開展了《踝關節鏡技術治療踝關節撞擊癥、距骨軟骨損傷》、《肘關節鏡下松解治療肘關節僵硬》、《髖關節鏡技術治療股骨髖臼撞擊癥、髖臼盂唇損傷》、《腕關節鏡技術治療腕管綜合征》等新技術10余項,不斷為患者帶來新的治療方案和希望。
精進技術,推動關節置換術優化升級
2016年,陳雙濤前往四川大學華西醫院學習人工關節置換快速康復技術,同年在邢臺地區開展人工膝關節置換的“無止血帶、無引流管、無導尿管”技術,大大減輕了患者痛苦,提升了手術效果與患者滿意度。2024年,他帶領醫療團隊利用手術機器人,成功對一名骨性關節炎患者實施全膝關節置換術,該名患者在術后表示患處疼痛完全消失,置換關節沒有任何不適,效果良好。作為邢臺地區較早開展機器人輔助膝關節置換術的團隊,已治愈多名骨性關節炎患者,積累了豐富的臨床經驗,使得機器人輔助關節置換手術成為該院重要特色技術之一。
科研賦能,醫研結合結出累累碩果
臨床工作之余,陳雙濤積極投身科研工作。在《中國矯形外科雜志》、《中國骨與關節損傷雜志》等國家級核心期刊發表論文10余篇。2016年,他作為第一完成人所主持的課題《血管束植入聯合細胞移植治療兔股骨頭壞死骨缺損模型的實驗研究》榮獲邢臺市科技進步一等獎;2021年,《人工膝關節置換圍手術期鎮痛與減少失血的策略研究》和《超聲引導神經阻滯鎮痛對膝關節置換術快速康復的影響》兩項研究榮獲河北省醫學科技三等獎。
二十載光陰淬煉,陳雙濤用匠心仁術守護萬千關節健康,以創新精進鋪就患者康復之路。未來,他將繼續在關節醫學領域勇探未知,以更前沿的技術、更溫暖的服務,為患者驅散病痛、點亮希望,續寫守護生命健康的美好篇章。
(邢臺總醫院 鄭明皓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