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
基層動態NCMH
華北醫療邢臺總醫院微創小切口治愈頸椎病
發稿時間:2022-01-10 09:35:01來源:
王大爺摸了摸自己脖子后一厘米的小傷口,笑著為醫生的技術豎起了大拇指。誰能想到,就在半個月前,王大爺對于頸椎上做手術還十分的排斥。
因為右胳膊酸痛、憋脹,在當地吃藥、牽引及按摩治療了1個月,王大爺的癥狀不緩解,反而越來越重。12月2日,他來到華北醫療邢臺總醫院就診,該院脊柱骨科專家彭祥平主任經過查體、頸椎核磁檢查,診斷為神經根型頸椎病,建議他手術治療。聽聞要在脖子動手術,王大爺內心非常恐慌,擔心萬一手術傷著神經可怎么辦?堅持回家保守治療。
半個月后,癥狀沒有改善,王大爺右手只有抱著頭才會舒服一點,放下手便疼痛難忍,晚上,他更是被病情折磨的睡不著,于是再次找到了彭祥平。彭主任決定為其行頸椎后路內鏡下鑰匙孔減壓髓核摘除術。這是一種新的微創治療方法,傳統的前路手術需要切除整個病變的椎間盤,然后植入頸椎融合器,鈦板固定,患者會喪失病變節段的頸椎活動度,相較于前路手術,頸椎后路內鏡術式只需在患者的頸椎后方,開一個約1厘米的小孔,讓頸椎內鏡進入,然后在內鏡提供的視野下,將突出部分的椎間盤髓核取出來就可以了,術后第一天即可下床活動,兩周后拆掉頸托。
12月25日,經過一個小時手術,麻醉清醒后王大爺感覺右上肢疼痛感完全消失,活動自如,第二天,他已經坐在床上跟家屬愉快的聊天了,傷口小,恢復快,讓王大爺重拾笑顏。
彭祥平介紹,長期低頭看電子產品或者伏案工作導致頸椎病的患病率越來越高,他建議,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,低頭的時間不易過長,可以堅持做頸椎操緩解頸椎的壓力,如有不適,要及時就醫。 (邢臺總醫院 梁翠芬)